健康大講堂:面肌痙攣的終極的治療——開顱微創(chuàng)顯微血管減壓術
【應診專家】崔世忠,市三院神經外科一病區(qū)副主任,主任醫(yī)師。神經外科臨床經驗豐富,能夠熟練診治神經外科常見、多發(fā)和急危重疾病。尤其擅長功能神經外科疾病診治,如:面肌痙攣、三叉神經痛、舌咽神經痛、癲癇、肌張力障礙、腦積水等疾病。2006年在邢臺市率先開展微血管減壓術治療面肌痙攣、三叉神經痛、舌咽神經痛,收到了良好的社會效益。
面肌痙攣表現為一側面部肌肉不自主、陣發(fā)性抽動,這是一種良性疾病,根據病因可分為原發(fā)性面肌痙攣和繼發(fā)性面肌痙攣。繼發(fā)性面肌痙攣是由頭顱后顱窩腫瘤刺激面神經所致,同時可能伴有面癱、聽力異常、耳鳴、面部麻木、面部疼痛,需要行顱腦核磁檢查可以明確診斷。原發(fā)性面肌痙攣是因為顱內面神經根被緊鄰血管壓迫所致,不會伴有上述其他顱神經癥狀。該疾病不會自愈,保守治療幾乎無效,目前治療面肌痙攣最有效的療法就是開顱微創(chuàng)顯微血管減壓術。另外,還有少部分是由面癱后遺癥所致面肌痙攣,這種病因導致的面肌痙攣只限于藥物治療和部分手術干預,無法根治。
好多人都會出現眼肌不自主跳動,絕大部分過一段時間會自行消失,這個屬于生理性的,主要是眼肌疲勞所致。還有部分人眼肌跳動確實是面肌痙攣早期癥狀,一般不會停止,隨時間延長可逐漸擴展至同側面部肌肉跳動,這時才可以初步考慮為面肌痙攣。建議你多休息,勿使眼睛疲勞,不需要特殊處理,繼續(xù)觀察,一旦出現同側面部肌肉聯動,請及時到有專業(yè)救治能力的醫(yī)院就診及治療。
如果是原發(fā)性面肌痙攣,多數人都會因僥幸心理選擇進行藥物、針灸、膏藥、肉毒素等治療方式,但往往保守治療效果不明顯,且隨著病情發(fā)展癥狀會逐漸加重。目前,比較常見的治療方法是開顱微創(chuàng)顯微血管減壓術,可以說是治療面肌痙攣最有效的治療方式。從大宗病例統計,該手術成功率可高達98%,術式極為經典成熟,在開顱手術中屬于比較小的微創(chuàng)手術,對腦組織幾乎沒有損傷,保留神經血管的功能。但是也有極個別會出現面癱、聽力下降并發(fā)癥,其發(fā)生率較低,這不僅與患者顱后窩空間大小、責任血管硬化程度、粗細等因素有關,還和手術醫(yī)生的經驗及技術嫻熟程度有關。
面肌痙攣多發(fā)生于40歲之后,說明與年齡有直接關系,這是不可抗拒因素。因為年齡增大,基礎病會相對增多,比如高血壓、糖尿病、高脂血癥,這些疾病均會對血管神經產生慢性損傷,繼而可能出現增大面肌痙攣幾率。大家要知曉面肌痙攣是一種良性疾病,不會因此而影響壽命,但如不治療可能會影響生活質量。所以,平時要放松心情,保持良好心態(tài),正確看待疾病,注意保暖,不勞累、不激動,不要用眼過度,戒酒戒煙,禁忌食用辛辣刺激食物、咖喱、奶酪。如果將來影響日常生活質量,建議盡早入院進行手術根治。
2006年,市三院在邢臺市率先開展顯微血管減壓術治療面肌痙攣,手術例數已超千例,成功率高、并發(fā)癥發(fā)生率低、綜合技術水平處于省內領先水平。